English

澳大利亚450万游客带来160亿澳元

2000-03-1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张川杜 我有话说

澳大利亚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但其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居住的主要是土著人。土著人是澳大陆的原住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加上土著人居住区的独特自然环境,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为了缩小地区差距,澳政府选择以旅游业作为提高土著人居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突破口,并于1997年推出了“土著人旅游业发展战略”。

由于文化和观念落后,土著人并没有认识到身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同时也缺乏发展旅游业所必需的资金、基础设施和经营能力。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首先,澳政府在规划上给予了土著地区大力支持,要求各地方政府在制定当地旅游发展规划时,必须统一考虑土著人旅游发展计划,把土著旅游列入当地、州和全国旅游计划的一部分。在政府统一规划下,澳沿海发达地区在资金、技术和服务等方面为土著地区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有关部门将土著人的旅游点与发达地区连接起来,把游客的旅游线延长到土著人地区,编入全国、州和当地的旅游网。凯恩斯的大堡礁是游客必去之地,现在60公里外的土著地区,新开辟了热带雨林游和土著古镇游,旅游线路延长后,新老旅游景点相得益彰,游客在凯恩斯的平均停留时间从3天延长了到4天。

资金是困扰土著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难题。在强调土著人自力更生的同时,澳联邦和州政府也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补助,联邦银行还提供优惠政策,向土著人发放低息和无息贷款。土著人大多以社区团体为单位,用矿山收入、地租、补偿金和银行贷款作投资资金,共同开发和经营旅游业。如位于维多利亚州南部山区的布加拉土著文化中心,共有300多土著人经营,在他们60万澳元投资中,联邦政府出10万,州政府出20万,土著人自筹10万,其他由银行贷款。当地土著人满意地说,不求发财,但起码使我们经济上自立了。另外,澳政府也投入巨资改善土著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例如:在凯恩斯投资900万澳元兴建了一座土著文化公园,并在北部热带雨林区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空中缆车。

澳政府强调,土著人办旅游,要突出土著文化特色,有些特色文化项目还可进行深度开发。澳北方吉伯拉地区有绘画和制衣的传统,旅游部门帮助他们建起了土著服装制作厂,短短几年内,他们生产的土著服装就畅销各地,还打进了日本市场。还有一些旅游项目,如组织游客品尝丛林食物,体验流传了上万年的土著饮食文化,受到游客们的交口称赞。

澳政府非常注重把开发旅游与保护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近年来,澳政府拨出了大量资金,用于修缮和保护土著人的原居住地和文化遗产。澳旅游部门还对土著人展开教育,要搞土著旅游,首先是要保护好土著文化旅游资源,规定搞土著旅游,得拿出一定比例的收入作为再投资,用于文化设施的维护。

旅游业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相反强调文化旅游必须与自然生态旅游同步进行。澳政府率先制定了生态旅游业的国家鉴定标准。位于澳中部沙漠地区的艾尔斯巨石,长3000米,高348米,被土著人视为圣石,政府出巨资,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加以保护,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现该地已发展成为澳的主要旅游景区之一,年接待游客20万人。此外,澳还建造了一批与自然环境相配套的旅馆。

土著地区的旅游业是澳全国旅游业的一部分,澳政府除了在上述方面给予支持外,还专门在国外市场斥巨资进行大力宣传,把该国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以吸引外国游客。专门负责海外市场推销的“澳大利亚旅游委员会”发起了澳大利亚名景宣传活动,起用大牌名星拍摄旅游广告片,在国外电视台播出。在多样化的宣传中,澳政府把土著地区的宣传重点放在了独特的沙漠风光和当地土著文化方面。

1999年,澳大利亚共接待海外游客450万人次,全澳旅游业年收入达160亿澳元,甚至高于澳主要产业羊毛业。全澳游客中的7%到土著地区旅游,总收入近10亿澳元(约合6亿美元),远远高于原先从事林业、渔业等的收入。旅游业还带动了交通、服务、餐饮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土著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土著人的就业率上升了5%,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专家点评

发展旅游业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之一,其特点是投入少、见效快、可持续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在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地质遗迹等方面独具特色,从而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在观念、资金、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欠发达地区又往往处于相对劣势。澳大利亚政府在如何克服劣势、发挥优势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政府扶持、统筹规划、特色旅游、生态保护是澳政府促进土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澳政府在制定土著人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同时,又在开发旅游资源、旅游服务和经营方法等方面给予土著居民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强调文化特色和生态保护,从而既实现了土著地区的短期经济效益,又有效地保护了土著文化和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胡小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